「老闆,這個月營收又創新高了!」
聽到這句話,身為創業者的你心中肯定充滿了成就感。
然而,明明業績不錯、訂單也穩定,但一到要發薪水、繳房租或付貨款時,才驚覺手邊的錢根本不夠。
別懷疑,這其實是許多中小企業共同的困擾。
營收創新高,代表需要承擔的費用成本也可能隨之增加,即便收入增加,也不等於現金馬上增加!
為什麼賺了錢,卻沒錢可用?
假設你七月接了一個網站設計的案子,報價 15 萬,為了這個案子,你找了外包工程師幫忙,花了 6 萬元。
- 帳面上:收入 15 萬,成本 6 萬,賺 9 萬!看起來很漂亮。
- 實際上:客戶的付款條件是「完工後 90 天付款」,也就是説,三個月後你才會收到這筆錢。
從現金流來看, 客戶還沒匯錢,你的帳戶還是空的。但這段時間,你還要付房租、電費、薪水……這些都不能拖!現金一緊,壓力就來了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公司「看起來賺錢,現金卻不夠用」。金流沒顧好,再漂亮的營收都可能變成「黑字倒閉」的風險。
想掌握現金流,先從這 2 件事做起
既然現金流這麼重要,老闆們該怎麼自主管理它呢?其實你不必成為會計專家,可以先專注做好這兩件事:
1. 控管支出
「花錢如流水」是經營的大忌,要讓現金流健康,就要延緩資金的流出,同時確保每一筆支出都花在刀口上。
- 延後非必要支出: 若公司資金吃緊,可考慮延後非必要的支出(例如:大型投資、設備配置),若真的需要購置固定資產的話,也可以考慮是否買二手設備,或是改用租賃的方式取得。
- 資本支出獨立規劃: 較大的資本支出需求,建議提撥到一個獨立的專款帳戶,專款專用,避免影響日常營運金流。
2. 加速應收帳款的回收
很多公司面臨的困境是:「帳上營收很高,但收款很慢」。應收款如果遲遲收不回來,這筆錢只會躺在客戶口袋裡,無法變成你帳戶裡的可用資金。
⭐ 事前把關:
- 信用評估與管控: 在提供賒帳前,建議先確認舊帳是否已結清。新客戶可先要求預付款或從小額訂單開始試水溫。
- 明確的付款條件: 訂單合約中必須清楚標註付款期限、延遲付款利息及提前付款的折扣(例如:標準付款條件 60 天,提前 15 天付款可享 2% 折扣)。
⭐ 事後補救:
- 提供彈性分期: 對於資金困難但願意付款的客戶,可提供分期付款,減少客戶壓力,同時確保部分資金回籠。(例如:未付款 10 萬,可拆 2 期付款,每期 5 萬。)
為什麼找了會計師,還是搞不懂公司到底賺多少?
掌握現金流,就是掌握公司的命脈,而想要掌握現金流,必須先開始「記帳」。
不少老闆會說:「我都有請會計師記帳啊,為什麼還是不知道公司有多少錢可以用?」
這就帶出了關鍵差異:會計師幫你做的帳,大多是為了「報稅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外帳」,而不是為「金流」設計的!
通常老闆日常經營要看的,是能反映真實收入、支出與現金流動的「內帳」。
因此,在紀錄的角度不同之下,你請會計師幫你記的帳,很有可能跟實際狀況不一樣!
🔸 會計師幫你做的帳(外帳 = 稅務帳):
- 主要目的: 依照稅法規定,計算公司該繳多少稅,對外申報給政府。
- 核心制度: 權責發生制,交易發生時就記錄(例如:發票開了,收入就認列,即使還沒收到錢)。
- 看不出現金進出的時間點。
🔹 老闆想看的帳(內帳 = 金流帳):
- 主要目的: 掌握公司戶頭裡實際有多少錢,錢什麼時候會進來、什麼時候會出去。
- 核心機制: 著重於現金收付制,也就是「錢真正進出銀行或錢包」時才記錄。
- 可以讓老闆知道,下週要發薪水、下個月要繳租金,我戶頭裡的錢夠不夠?
自主記帳要注意的 3 個重點
既然單靠會計師的稅務帳無法滿足經營決策,那麼不妨從現在開始主動記帳吧!
藍途記帳也整理了 3 個自主記帳的重點:
- 別只盯著營收看,支出也要記清楚
- 注意應收款的期限
- 持續養成定期記帳、定期看帳的好習慣
記帳雖然不是一蹴可幾,但唯有開始記帳,才能真正掌握公司最真實的營運狀況😊
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財務知識內容,推薦你觀看《聖彥學堂》 Youtube 頻道,由 林彥竹會計師 用一聽就懂的方式,整理中小企業在創業路上常見的疑難雜症,對於新手老闆釐清正確觀念非常有幫助喔!
🎥 YouTube 延伸觀看:
【現金流陷阱】公司淨利100萬,戶頭卻沒錢?你犯了「帳面富貴」的致命錯誤!
【破解現金流迷思】掌握這3個技巧,從此告別資金短缺!
【避稅雷區別誤踩】一套帳 vs 兩套帳:創業必修課,避稅的致命誤區,千萬別踩坑!
專業效率
陪伴組織安心成長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