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了解一間公司是否有賺錢,在財務三表中,我們透過損益表可以清楚的分析,而損益的指標通常也是公司的老闆、管理階層最在意的事。以下我們將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,帶大家了解什麼是損益表,以及如何從損益表中查看有用的資訊。
從收入支出開始計算損益
花花開了一間咖啡廳,專門銷售咖啡及自製甜點,經營了一個月後想知道是否有賺錢,於是她開始計算這個月的收收支支:
- <收入>咖啡一杯售價 $100,當月總共售出5,000杯,共計$500,000元
- <收入>蛋糕一個售價 $80,總共賣出500份,共計$40,000元
- <支出>跟廠商購買咖啡豆,花費 $30,000
- <支出>製作蛋糕的原料一共進貨 $10,000
- <支出>聘雇工讀生,薪資支出 $20,000
- <支出>店面的租金一個月 $50,000
將以上的明細列出後,花花開始計算收支金額,並將收入、支出「由上而下」依序排列,最後加總計算,得到的數字即是花花本月的「損益金額」。而將這個計算過程表格化後,就可以得到一張簡易的「損益表」。
支出、成本、費用有什麼不同
收入對於公司來說相對容易理解,不過支出花費在損益表中卻再區分成「成本」和「費用」兩種類別,這是因為花費的種類繁多,在分析公司獲利能力時,老闆經常會希望知道哪些開銷是直接、必須的,而哪些是間接的花費,和主要的營收來源沒有直接關聯。因此我們將「必要性的開銷」紀錄為「成本」,表示沒有這些花費無法產生對應的收入;而「間接的開銷」則歸類在次一階的「費用」類別裡。
- 成本:與收入有直接關聯的開銷,會影響收入的多寡,例如:咖啡豆的進貨(若沒有無法販賣咖啡)
- 費用:與收入沒有直接關聯的開銷,例如:聘僱工讀生的薪資、店面的租金
損益表代表公司有沒有賺錢
損益表最重要的資訊即是最下方的「損益總額」,由收入扣除所有支出(成本、費用)計算而出,若金額是「正數」表示公司有賺錢;若金額是「負數」則表示公司當期是虧損的狀態。對於管理者而言,損益總額正向發展表示公司經營方向正確;對於投資人而言,每期損益上升則可代表領取股利或股價上漲可能性提高。
損益和資產負債的關係
會計項目的種類可區分為「損益」與「資產負債」兩種,屬於「損益」類別的項目才會出現在損益表中(例如:營業收入、進貨成本、人事花費);而屬於「資產負債」類別的項目則會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(例如:存款、銀行借款、資本額)。
不過因為「損益表」呈現的是公司的營運成果,理論上公司賺錢或賠錢,都與股東有直接的關聯,因此損益表的「損益總額」會以「本期損益」的名目呈現在資產負債表的「保留盈餘」項下,屬於「權益」的類別,待年度終了進行結算,會再將其結轉至「累積盈虧」中或分配予投資人。
製作損益表的第一步
透過上面的說明,相信你已經掌握了損益表的基礎概念,現在應該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的公司/組織是否有賺錢對嗎?想要製作出符合標準格式的損益表,你不一定需要懂會計,只要透過方便的雲端金流管理工具——藍途記帳,如實將公司的金流逐一輸入,系統就會自動幫你產出資產負債與損益表,省去了編制報表、檢查公式的時間,管理變得輕鬆又容易!
專業效率
陪伴組織安心成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