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薪資計算這麼複雜?
本篇文章部分引用自聖彥學堂:【一人公司的投保陷阱】會計師解析3種身份的成本、法規與常見地雷
對新創老闆、一人公司的創辦人來說,薪資計算不是這麼簡單。
尤其初期身兼數職,既是產品經理、行銷,又是業務時,行政事務往往成為最耗時的工作事項。在沒有人事部門,也沒有出勤薪資計算的系統,光是每月核對那疊勞健保、所得稅的資料,足以讓新手老闆們精疲力竭。
而一般提及的「薪資、薪水」,不是只是月薪、時數、天數的計算。其中也包含勞保、健保、勞退,還有一筆需特別留意的「所得稅扣繳」。一不小心就可能算錯,不僅影響員工權益,也讓公司面臨法規風險。

別擔心!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薪資計算的概念,理解數字的意義,並介紹一款能讓你從此輕鬆計算薪資的免費小工具。
薪資基礎概念
一般「薪資總額」會需要再扣除所有「法定扣款」後的實領薪資。這中間的差額計算有:
- 勞保費: 依據投保薪資級距,員工需負擔保險費的 20%。
- 健保費: 依據投保薪資級距,員工需負擔保險費的 30%。
- 勞工退休金: 雇主強制提繳月提繳工資 6% 到員工的個人專戶。此外,員工也可選擇自願提繳,這部分最高可在 6%內不計入當年度所得課稅,是很好的節稅方式喔!
以上這些政府規定的扣款也是為了要確保員工的權益。
薪資扣繳大解析-所得稅怎麼扣?
薪資單上最多人不理解的,可能莫過於「代扣所得稅」了。
什麼是「薪資所得扣繳」? 簡單來說,這是國家要求企業預先從員工薪水中扣下的一部分所得稅。這樣可以確保稅收穩定,也減輕員工來年五月報稅時一次性繳納的壓力。
對於境內居住的員工(一般常態聘用的員工),扣繳方式主有兩種,由公司決定其中一種:
- 依據「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」:
這是最精準、也最能反映員工真實稅負的方式。會根據員工提供的《免稅額申報表》,考量員工有無配偶、受扶養親屬的人數來計算應扣金額。親屬越多,可扣除的免稅額越高,扣繳金額自然越少。
- 一律扣繳 5%:
如果員工沒有填寫或提供免稅額申報表,且你的月薪超過財政部規定的「起扣點」時,公司可以選擇直接以全月給付總額的 5% 進行扣繳。
小提醒:無論選擇哪種方式,若計算後每月應扣繳的稅額不超過 $2,000 元,則企業可以免予扣繳。但年度終了時,仍須申報免扣繳憑單!
此外,還有非每月給付的薪資,比如年終獎金、績效獎金等,通常會單獨按給付金額扣取 5%。至於非我國境內居住的員工,其扣繳比例則不同,需要格外留意。
實戰教學-藍途算算如何幫你一鍵搞定!
面對以上這些複雜的數字、級距和法規,難道一定要用 Excel 計算半天嗎?
不用喔!推薦你「藍途算算」是一個專為中小企業人設計的免費人事雲端工具,能將「薪資、勞健保、所得稅扣繳」三個最惱人的環節,一站式解決。
特別推薦功能: 藍途算算不只算員工薪水!如果有給付**外部合作人員(非僱傭關係)**的執行業務報酬或租金,藍途算算也有專門的「非僱傭關係扣繳計算機」。
💡 搭配會計師影片,觀念更清晰!
如果你是第一次發薪水,對這些扣繳流程還是不確定,我們建議搭配專業會計師的影片來加強觀念,讓你操作起來更有信心!
聖彥學堂:【一人公司的投保陷阱】會計師解析3種身份的成本、法規與常見地雷
用對工具,效率提升

薪資計算或許複雜又費時,但我們可以選擇更聰明、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它。
藍途算算是由 NexTrek 匯雲數位開發的雲端財會稅務小工具,我們目標很簡單:專為中小企業設計,幫助你省下寶貴的作業時間,讓你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公司營運管理上。
📍 馬上免費體驗>> 藍途算算
專業效率
陪伴組織安心成長

